omniture

十载洞察,飞利浦发布2025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2025-11-06 15:30

AI重塑医疗路径,推动创新与信任共建

上海2025年11月6日 /广东会/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飞利浦正式发布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构筑医疗AI信任基石——医患双重视角下的医疗健康未来》。作为全球规模领先的同类研究之一,本年度报告调研了全球16个国家地区的逾1,900名卫生健康技术人员与16,000名患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卫生健康技术人员,增强患者对技术发展的信任,进而为更多人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关护服务。

2025年第八届进博会飞利浦展台
2025年第八届进博会飞利浦展台

飞利浦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大中华区总裁刘令女士表示:"2025年恰逢《未来健康指数报告》飞利浦系列研究发布十周年,具有里程碑意义。过去十年,我们见证了科技如何一步步重塑医疗的未来。作为全球AI医疗领域的引领者,飞利浦将AI置于企业战略核心,旨在设定行业标准,加速健康成果转化,并创造长远的影响力。我们期待通过此次报告,进一步激发行业内外各方的合作,以中国创新力,共同打造开放协同的AI医疗生态。"

中国正成为全球AI创新高地,也是医疗AI接受度最高的市场之一。本年度报告佐证了这一点:在中国,84%的医疗专业人士认为AI能够在早期干预中发挥关键作用。更重要的是,44%的中国患者表示,如果他们了解到AI能够帮助提升健康水平,他们会更积极接受AI在医疗中的应用。

从提效减负到主动健康管理,AI支持中国医疗转型

随着全球医疗系统压力的加大,AI技术的引入在优化医疗工作流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5年报告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一(33%)的中国卫生健康技术人员表示,他们在AI的帮助下能够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患者照护中,同时处理行政事务的时间有所减少。这一趋势与《未来健康指数报告》中的其它大部分国家地区的趋势有所不同,这一差异或源于中国在AI运用方面领跑全球[1]

调研显示,中国卫生健康技术人员普遍认可AI在医疗领域已被证实的助益,例如提升运营效率、优化流程、提升医疗可及性、改善患者体验、提高临床能力与创新激励等。具体来说,他们将AI视为提升医疗干预精准度与及时性(69%)、自动化处理重复性工作(68%)、助力患者高效分诊(77%)的利器。面对医务人员紧缺的现状,AI能够助力提高生产力,尤其是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部分农村及城市地区,帮助卫生健康技术人员服务更多患者,并改善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

此外,AI正在推动医疗模式从"被动治疗"向"主动健康管理"转型。77%的中国卫生健康技术人员相信,包括AI在内的数字健康预测分析技术有助于减少未来住院率;84%的受访者认为其能通过赋能早期干预拯救生命。

中国患者对AI医疗的信任度领先全球

AI在医疗领域的长远发展,需以稳固的医患信任为基石。2025年报告揭示了一个显著特点:中国患者对AI医疗的接受度非常乐观,89%的中国患者相信AI有助于提升医疗关护水平,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59%)。

宏观来看,90%的中国患者表示,如果技术能改善医疗服务可及性,他们乐于拥抱这些技术,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2%)。在细分应用场景中,患者对AI的接受程度相近且普遍较高,例如在根据轻重缓急分诊患者(77%)、处理检查结果(81%)、协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77%)等方面。同样,患者对调研所列的所有AI+医疗潜在应用场景的接受度均处在高水平,超过全球均值。

然而,期待与担忧并存。约三分之二的受访患者对数字化技术可能让医疗失去人文关怀表示担忧。同时,虽然64%的卫生健康技术人员曾参与技术研发,但仅44%的受访者认为这些技术是围绕他们的实际工作需求设计的。调研也指出,使用所信任的企业开发的AI工具,能显著增强85%的中国卫生健康技术人员对技术的使用信心,这为技术供应商指明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方向。

构建信任路径,多方协作推动AI医疗可持续发展

在《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等政策的持续推动下,中国正致力于构建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新形态。今年,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明确指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是塑造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随着AI在医疗体系中的深度应用不断拓展,如何建立和巩固医患双方对AI的信任,成为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的关键课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版报告进行了深入探究,为行业如何强化医患对AI的信任提供了清晰的路径。

报告指出,中国患者能够更积极地看待AI,主要是基于以下几大因素:明确AI能够助力其提升健康水平(44%)、借助AI能够使其更快接触到卫生健康技术人员(40%)、明确AI能够降低医疗费用(36%)。如果AI能够助力增加医患沟通时间,相应地患者对AI的积极认知也将进一步提高。此外,当患者通过特定渠道获知AI介入其诊疗过程时,他们的接受度会显著提高。其中最受信任的信息来源是医生(96%)、医疗系统(96%)和护士(95%),对开发技术的公司(91%)、新闻报道(90%)、社交媒体(86%)的信任度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而对于卫生健康技术人员而言,增强对AI的信任则需要解决更深层次的系统性保障问题。调研揭示了关键的信任因素:明确AI使用的法律责任归属(43%)、解决数据偏倚及数据质量问题(41%)、提供AI有效性的科学依据(39%)至关重要。中国的卫生健康技术人员还呼吁对AI系统进行持续监测和评估(37%),确保数据安全(37%)以及建立AI使用与限制的明确指引(32%)。

要强化医患对技术的信任,必须以负责任、以人为本的方式发展AI,将"协作"置于AI创新的核心。只有当技术和信任携手并进,AI的磅礴力量才能真正得以释放。

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

2025年中国版《未来健康指数报告:构筑医疗AI信任基石——医患双重视角下的医疗健康未来》现已发布,诚邀您点击链接下载完整版报告,共同探寻AI+医疗的未来图景:https://www.philips.com.cn/a-w/about/news/future-health-index/reports/2025/building-trust-in-healthcare-ai.html

[1]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china-leads-world-adoption-generative-ai-survey-shows-2024-07-09/

消息来源:飞利浦